时间:2024-09-23 14:57:04
人气:
编辑:佚名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且初诊即转移的患者比例较高,整体诊疗负担重。新型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改善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已成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标准治疗方案。瑞维鲁胺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AR抑制剂,在mHSPC领域展示出超越传统一代AR抑制剂的卓越疗效和相当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泌尿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今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CHART研究再度闪亮登台,其事后分析支持了在接受瑞维鲁胺+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治疗的高瘤负荷mHSPC患者中合并使用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证实了前列腺癌共病患者瑞维鲁胺合并用药的安全性。
在临床实践中,鉴于前列腺癌患者常常需要合并用药治疗慢性病的现状与合并用药可能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之间的矛盾,CHART研究事后分析进一步评估了在接受瑞维鲁胺+ADT治疗的高瘤负荷mHSPC患者中,合并使用可能与瑞维鲁胺相互作用的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对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本研究共纳入654例患者,大多数患者至少存在1种共病,其中最常见的共病是高血压、贫血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其中瑞维鲁胺+ADT组有302例(92.6%)患者存在合并用药,比卡鲁胺+ADT组则有298例(90.9%)患者存在合并用药,两组患者间合并用药情况大致相似,详见表。
既往研究显示,瑞维鲁胺对主要经CYP3A4、CYP2C8、CYP2C9、CYP2C19或CYP2B6代谢的药物,以及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和OATP1B3)、多药及毒素外排转运蛋白(MATE1和MATE2-K)底物类药品合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它们的暴露量。因此,本研究重点观察了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对治疗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接受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瑞维鲁胺+ADT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与比卡鲁胺+ADT组相似或轻微升高,这或许是由于与比卡鲁胺+ADT相比,瑞维鲁胺+ADT组的药物暴露时间更长(1.8-2.0倍)。
总体而言,在接受瑞维鲁胺+ADT治疗期间,合并使用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对高瘤负荷mHSPC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没有或只有非常微小的影响,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合并使用上述药物。接受瑞维鲁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既无需担心因合并用药导致AE发生率升高和严重程度增加,生活质量得以保障;也不会因安全性问题导致慢病或肿瘤治疗中止,影响生存获益,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治疗与随访管理。
CHART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654例高瘤负荷mHSPC患者,其中90.4%为中国人群,旨在比较瑞维鲁胺+ADT与比卡鲁胺+ADT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共病已成为前列腺癌患者全程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环。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管理时,应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考虑前列腺癌患者的共病情况、治疗策略、预后之间的相互作用,权衡治疗风险和获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基于CHART研究的成果,瑞维鲁胺已于2022年6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并于2023年1月正式纳入医保目录,提高了药品可及性。本次CHART研究事后分析进一步证实瑞维鲁胺治疗前列腺癌患者可安全合并使用抗血栓药物、胃酸紊乱相关药物和脂质调节药物,是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强效安全的治疗新选择。随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瑞维鲁胺将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持续深耕,全面惠及更多中国前列腺癌患者!